双周学术讲座通知(2025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5-09-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讲座时间:2025年9月28日14:30开始

主持人:陈文川 副教授(汕头大学)

讲座地点:东海岸校区行政楼333会议室

讲座主题一:财政透明度的边界:会计信息披露在公共问责及社会信任中的异质性治理效应

讲座嘉宾:闫寒 博士(厦门大学)

讲座简介:责任分配是跨区域治理中的重要议题,本文立足于环境污染治理这一典型领域,通过模拟一项水污染泄露所引发的政府治理失败事件,考察了政府会计信息供给和披露对公民责任归咎和社会信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环境治理措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治理失败后的“补救机制”,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的归咎态度,修复社会信任损失,说明政府会计不仅能够提升财政透明度和技术管理水平,也在公共问责与社会信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效应在责任主体层面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在横向责任分配中,政府信息供给对上游主责方政府的治理失败更具有补救性;而在纵向责任分配中,则对基层政府的作用更明显,对层级较高的政府影响有限,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是,在政府会计和报告制度设计及机制执行中须充分考虑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的差异化特征,因地制宜、因级施策,才能实现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嘉宾简介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聚焦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环境会计研究。其成果已发表于《会计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等国内外期刊;现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

讲座主题二:公众强制监督赋能企业绿色治理了吗——基于全国“12369”环保举报的实证检验

讲座嘉宾:王子佳 博士(厦门大学)

讲座简介:公众环保举报作为政府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下的重要补充,通过发挥群众的监督功能,能够倒逼企业提高绿色治理效率。本文以各省“12369”环保举报为研究背景,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众环保举报这一强制性监督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治理绩效,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传导路径分析表明,一方面,从威慑效应角度,公众环保举报能够强化政府对违规企业的执法力度,敦促企业改变行为决策,增加绿色环保投入;另一方面,从激励效应角度,公众环保举报能够激励政府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提高环保补助范围,同时敦促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最终实现绿色化转型。根据异质性分析,公众环保举报对企业绿色治理的赋能作用在重污染企业和高绿色认知的企业效果更显著;此外,公众环保举报能够弥补政府环境规制效率低下所导致的治理失效,而良好的法治和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环保举报发挥监督作用的效率。

嘉宾简介王子佳,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审计。已在《会计研究》《经济管理》《中国农村观察》《管理评论》及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