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7日,世界日报刊登文章《汕头大学携手菲律宾广东总商会,共同记录菲律宾粤(潮)籍华侨口述史》。
全文转载如下:
菲律宾是距离中国最近的东南亚海岛国家,历来是闽粤华侨移居南洋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菲律宾华侨华人为中菲两国的历史、文化、经贸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位于著名侨乡的汕头大学,长期致力于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文化的研究。2023年,汕头大学启动了海外粤(潮)籍华侨华人口述历史研究项目。2025年8月17日-23日,由汕头大学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郑慕强院长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深入记录了多位粤(潮)籍杰出菲华人士的生命历程。此行是继泰国、马来西亚之后,该研究院在东南亚开展的第三个国别口述历史采集工程,旨在为历史研究保存一份份鲜活的个体记忆,并以此加深对菲华社群文化与贡献的理解。
菲律宾广东总商会会长、菲律宾潮汕总商会创会会长陈慎修担任该研究项目的总顾问,郑慕强院长团队师生近距离访谈并记录了受访者们漂洋过海的奋斗故事、家族薪火相传的智慧,以及他们如何扎根菲国、回馈当地社会并心系祖籍地的深厚情感。受访者们不仅是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者,更是中菲民间友谊的亲历者和推动者。郑慕强教授表示:“这些口述历史是官方文献的宝贵补充,为宏大历史增添了富含情感的个体叙事。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勾勒出菲华社群艰苦创业、团结互助,并深度融入和贡献菲律宾社会的精神图谱。”朱跃科老师表示:“以抢救性为特点的口述史料收集,是我校区域国别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做好‘侨’这篇大文章的具体实践。”

菲律宾商联总会与团队成员交谈
除了深入的个人访谈,调研团队的足迹还遍及多个对菲华社群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在菲律宾商联总会,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菲华社团的组织架构与社会影响力;在历史悠久的华侨义山,他们通过独特的文化符号探寻了社群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变迁;在菲律宾中山中学,团队则对本地华文教育的百年历程与传承现状有了直观感受。这些经历让学生们将课堂所学与现实情境紧密结合,团队成员陈思彤、黄巧怡、李俊锋等同学感言:“此次菲律宾华侨口述史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真实的田野调查中,与前辈们的交流,让我们对菲华社群勤奋拼搏、贡献社会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敬意。”

华侨义山合影留念
此次调研所采集的成果将进行系统梳理并归入口述历史档案,并计划最终编纂成一部题为《菲律宾粤(潮)籍华侨华人口述史》的专著。这项工作不仅将填补相关学术研究的空白,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将为年轻一代菲华乃至所有菲律宾青年提供一份了解社群来路、增进文化认同的生动教材,并为促进中菲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由真实故事构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