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由汕头大学商学院和汕头大学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世界变局下东南亚区域与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泰国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会”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文华教授,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韩山师范学院原校长林伦伦教授,以及来自各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汕头大学国际学院高见院长主持。
研讨会现场发布了汕头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泰国发展报告(2023-2024)》,并举行了汕头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揭牌仪式。由汕头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编写的年度泰国发展报告蓝皮书,是汕头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既助力汕头大学深入泰国国别、华文教育、侨团侨领等特色研究,也为进一步加强中泰关系、促进潮汕地区与泰国两地深入联系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是该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部泰国发展报告蓝皮书。
《泰国发展报告(2023-2024)封面》
当今,世界联系越紧密,区域国别研究就越重要。其中,东南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在开幕式和五个分论坛中,来自国内外近80位专家学者就“世界变局下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等议题进行探讨,多角度、全方位寻求推动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方案。
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环节,汕头大学副校长刘文华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汕头与东南亚的深厚渊源,并对汕头大学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所做贡献表示肯定。刘文华指出,东南亚作为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区域,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不仅对双方经济有利,也有助于实现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为契机深入交流,共同提升国别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助力国家扩大高水平开放,携手相关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汕头大学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商学院应用经济系系主任郑慕强教授介绍了近些年研究院的一系列成就,以及下一阶段在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方向。
汕头大学刘文华副校长致辞
在主题为“世界变局下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的议题一中,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就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做出深入分析。翟教授指出,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自一九九一年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未发生战争和以东盟为代表的地区组织获得战略自主性。这些变化具有全球研究价值,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正向秩序,拥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及地区组织,形成了“包容性”的地区秩序。然而,该秩序面临内外部压力,尤其是中美体系性非对称战略博弈带来的外部压力。最后,翟教授提出了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并强调研究需微宏观结合,宏观判断需微观支撑。
韩山师范学院原校长林伦伦教授从“敬神信俗到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对东南亚各国潮州会馆的发展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东南亚潮人源自唐宋时期,1860年汕头开埠后,更多潮人出洋。潮州会馆在海内外均有分布,历史悠久,国内可追溯至明代,海外如马来西亚马六甲潮州会馆已有200多年历史,泰国潮州会馆为世界最大潮州会馆,会馆功能多样,国内包括试馆、潮商会馆、同乡移民会馆;东南亚则侧重联络乡亲、服务当地、发展经济、重视文教。潮州会馆通过敬神活动传承潮人及中华文化,凝聚人心,意义非凡。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勤教授分享了其参与编写《东南亚蓝皮书》十年的经历,并介绍了国内东南亚研究的现状。蓝皮书聚焦于东南亚地区发展,涵盖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旨在展示东南亚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的格局与趋势,为中国外交战略提供决策依据。王教授强调了东南亚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坚守研究领域、跟踪研究避免错误、推进跨学科研究、重视统计应用,这些观点对于推动东南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梁育填教授考察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趋势,对“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新动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梁教授指出,中国企业在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形成了全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东南亚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区域。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主要关注贸易风险、成本控制、当地资源、市场、产能合作等因素,各行业投资动向各有特色。梁教授建议企业出海应重视东道国制度文化环境,采取“政府+第三方+企业”模式抱团出海,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并利用优惠政策,做好国际化、本地化经营。同时,应推进中国-东盟空间规划对接,加强国别重点投资区域规划研究,推进中国-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在议题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汇报中,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国际部主任林跃勤教授探讨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中国在推动亚洲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原院长曹云华教授则聚焦于东南亚社会中的客家人,分析了他们在泰国华人社会中的地位、历史贡献及经济影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李程骅教授探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伟研究员从RCEP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态势,并展望了深化合作的趋势。最后,汕头大学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甘永涛教授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问题,指出性别差异对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包容性教育策略建议。
会议当天下午的分论坛上,以中国-东盟(中泰)合作问题、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华文教育、泰国问题研究为重要议题开展分享。在中国-东盟(中泰)合作问题的讨论中,与会者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侨领作用、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中泰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在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华文教育的议题中,与会者回顾了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贡献和现状,以粤剧文化、口述史等研究为例,探讨了华文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关注了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泰国问题研究作为本次分论坛的最后一个议题,各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泰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为理解和把握泰国国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独到的见解。
会议当天还举行了汕头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揭牌仪式。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是由广东省教育厅设立的,旨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等重点领域,以及事关党和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整合高校的研究资源和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机构。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揭牌仪式
汕头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在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中国与东盟经贸高质量合作、产业高质量共建、两国双园建设、文化交流等,为中国-东盟探索高质量合作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积极将智库成果转化落地,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方面做出了特色。此次汕头大学中国-东盟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是继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获批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后的又一全新里程碑,将对汕头大学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及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汕头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高见,商学院党委书记邹志波,科研处副处长李松参加活动。
来源:商学院(吴思颖)
编辑:马嘉敏
初审:王迎春
复审:林泽锋
终审:郑慕强、邹志波